地理位置與概況
阿曼尼沙汗紀念陵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莎車縣,是為紀念16世紀著名的葉爾羌汗國女王——阿曼尼沙汗而建。這座紀念陵不僅是對一位傑出女性統治者的緬懷之地,也是研究維吾爾族歷史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。它占地1050平方米,阿曼尼沙汗紀念陵,有王墓王宮,阿勒屯,與清真寺連為一體。陵高22米,陵墓修建在一座2米高,10米寬,10米長的正方形基坐上,陵頂為園塔狀在陵宮內,宮殿牆上鑲有“木卡姆”十二套曲名。阿曼尼沙汗紀念陵構思巧妙,具有典型的伊斯蘭建築風格
歷史背景
阿曼尼沙汗(約西元1526年-1560年),是葉爾羌汗國的王后,在位期間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對文化藝術的巨大貢獻而聞名。她主持編纂了《十二木卡姆》,這是維吾爾族傳統音樂藝術的集大成之作,對維吾爾族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。為了紀念她的偉大成就,後人在莎車縣建立了這座紀念陵。
門票:
15 元(含阿曼尼莎汗紀念陵、葉爾羌國王陵、阿勒屯清真寺)
建築特色
- 基座:陵墓修建在一座 2 米高、10 米寬、10 米長的正方形基座上,陵高 22 米,陵頂為圓塔狀。
- 內部構造:從地下的墓穴到上面的拱北共分三層。第一層為主體部分,上面為墓碑,周圍是環形走廊,由雕花的木窗和 20 根水泥柱子環繞,裝修精緻,採用印花瓷磚,前後兩端刻有木卡姆大師阿曼尼莎汗的字樣;第二層是為修建拱北而建的附加層,從墓室內看是八角形,在外面看是四角形;第三層為拱北,高 3.40 米,直徑為 5.70 米,外部用藍色瓷磚裝飾,分為 16 個部分,內部雕有各種花紋,頂部建有高 3 米的尖塔。陵墓的前後都建有臺階,前面連接柏油路,大門西側建有 28 米長的鐵柵欄。
文化意義
- 木卡姆文化展示:陵宮內宮殿牆上鑲有 “木卡姆” 十二套曲名,展示了阿曼尼莎汗對維吾爾古典音樂 “十二木卡姆” 的重要貢獻,“十二木卡姆” 是大型傳統古典音樂,彙集歌、詩、樂、舞、唱、奏於一身,是木卡姆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,主要流傳於喀什、和田、莎車、庫車等地1。
- 阿曼尼莎汗纪念陵
- 阿曼尼莎汗纪念陵
- 阿曼尼莎汗纪念陵
- 阿曼尼莎汗纪念陵
- 阿曼尼莎汗纪念陵
- 叶尔羌汗国王陵
- 阿曼尼莎汗纪念陵